为减少塑料污染,我国正探索在生产中以竹子代替塑料。11月16日,国家发改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新闻发言人李超在国家发改委11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加快“以竹代塑”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计划》),提出通过产业生态培育等方式解决“以竹代塑”产业规模小、产量低等问题。近日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解读政策称,将在国内资源丰富地区建设至少5个“以竹代塑”应用推广基地。
10月12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发布《计划》,提出以构建“以竹代塑”产业体系为重点。李超表示,针对当前“以竹代塑”产业规模偏小、产量较低、成本较高、技术装备相对落后等问题,《计划》提出,开展科技创新提升、产业生态培育、产销对接促进、重点场景替代、特色地区引领、社会宣传引导、国际交流合作等7大行动。
同时,李超介绍,国家发改委配套发布2023年版“以竹代塑”主要产品名录,包括日用品类、工业生产类、建筑建材类等3大类17小类“以竹代塑”产品,供各地区和有关部门稳妥有序推进竹制品替代塑料制品。
据报道,11月7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办的首届“以竹代塑”国际研讨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受邀解读政策。
负责人介绍,针对目前以竹代塑地区发展不平衡、示范效应不明显等问题,《计划》提出,在全国选择竹资源丰富、竹产业基础较好的地区,建设5-10个以竹代塑应用推广基地,优先当地重点领域,探索替代效果好、市场潜力大、公众易接受的以竹代塑产品,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先进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