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蒲正禹、陈思燕、徐点、马睿等科研人员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经过上千次的实验,2025年初培育出红芯椰子5个稳定株系,并申报农业农村部的新品种保护获批,从而为我国丰富和创制椰树优质种质资源、培育符合市场需求高品质的椰树椰果品种写下了浓重的一笔。
在这一过程中,2024年3月7日,琼椰红芯1号、琼椰红芯2号获得农业农村部的品种授权。2024年12月,成功培育红芯椰子的海南红芯椰子技术研究开发有限公司被科技部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椰子在海南有2300年的种植历史,不同种类的椰子品种有180多种,而红芯椰子在其中独树一帜,从而为椰农增收、乡村振兴和热带农业发展、带动相关加工业提供了新资源、新动能。这也是我们国家高种椰子系列之间通过现代科技手法,自主培育出来的突破性品种。其中琼椰红芯1号品种被海南省种业实验室作为2023年优秀成果进行转化。
红芯系列椰子新品种获得了2019年北京世界博览会盆花组特等奖2个;优质果品组银奖1个(最高金奖5个),申请了7个国家发明专利(涵盖林下),其中“一种牧地狼尾草的组织培养方法”“一种热带高种椰子种植方法”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其种植方法还被列入第二批海南省级林木种质资源库。经过权威部门检验,红芯系列椰子果汁营养价值高,总糖度含量高达4-5,口感也更好,氨基酸含量丰富,氨基酸种类多达26种(尤其是β氨基酸),维生素含量也丰富,品种含量多达25种,高出普通椰子1/3,矿物质含量也多达25种,其中钙、铁、钾、硒等元素的含量高出普通高种椰子的1倍。
从产业发展及种植管理角度来说,红芯系列椰子品种可以在海拔350米以下正常丰产,以往的普通椰子只能在海拔200米以下生长。红芯椰子还具有更强的抗椰心叶甲虫、抗盐碱、抗倒伏、耐贫瘠的特性。
一棵红芯椰子树可以丰产结果200-250个,比普通高种椰子结果100-150个高出近1倍,为海南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面积,加快发展优质椰子产业提供了新途径,效益不可估量。
椰子树全身都是宝,未熟胚乳(“果肉”)可作为热带水果食用;椰子汁是一种可口的天然清凉饮料;成熟的椰肉含脂肪达70%,可榨油,还可加工各种糖果、糕点;椰壳可制成各种器皿和工艺品,也可制成活性炭;椰纤维可制毛刷、地毯、缆绳等;树干可作建筑材料;树叶可盖屋顶或编织;根可入药;因含有生长物质,是组织培养的良好促进剂,也是被国际市场认可的天然电解质补充液。此外,椰子树形优美,是热带地区绿化、美化环境的优良树种。
海南省目前椰子果的年产量约为2.5亿个,但国内椰子产业市场年需求椰果量在25亿-30亿个,差额达10倍,市场需求旺盛。
我国椰子加工产业链齐全,尤其在椰子汁、活性炭、洗涤剂、手工艺品等产品加工以及质量标准化技术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据了解,海南省计划到2025年,在已有60万亩种植面积的基础上,新增椰子种植面积25万亩,培育一批产值超过10亿元的椰子加工龙头企业。
蒲正禹介绍说,到2025年,红芯椰子将种植面积扩大到2200亩,以后5年将陆续扩大植物新品种的推广面积,从而为海南省椰子产业的大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为人民群众的生活需求提供更好的天然椰子食品。